作者:学加家
发布时间:2024-11-01
阅读量:174
学生在学校的幸福指数是衡量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红领巾争章系统的使用效果令人惊喜的点在于,不仅帮助老师减轻了工作压力,也引导了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刘校长
以下文章来源| 学加家公众号
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构建学校特色化的学生评价争章激励体系是践行学校特色化办学理念的有效举措。
学校在评价的道路上曾经作了很多尝试,时常会遇到评价方式量化指标单一、家校无法有效协同、评价工作量大等评价难题。
比如在过去争章系统的使用中,班级每学期会给学生颁发一个评价争章手册,老师定期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章及统计工作,学生每到周末都需要带着本子找到不同的老师进行对应的签字发章,这样的评价过程给老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学校如何搭建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的指标体系?评价的层级结构应该如何设置?评价标准如何制定?
在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评价指南》等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从依据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评价方面,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以心智教育为办学理念的宝鸡高新第三小学基于企业微信平台探索出了一套“五化”评价体系以及“一体多维四面融合式”的特色化心智教育育人模式。
“五化”评价体系从评价场景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标准化、评价结果的数据化、评价奖励的趣味化这五个评价方向为重要切口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五育发展。
以学生评价场景为例,传统的评价模式因缺乏工具的指导更偏向于结果性评价,评价的场景以学习成绩为主。现在学校通过AI智能评价体系的搭建,关注学生从课堂评价、日常评价、兴趣班评价、研学评价等10大评价场景,学生的闪光点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比如,在校“日常评价”功能,主要帮助教师记录学生在课堂外的行为表现。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爱护花草,主动捡垃圾、拾金不昧等行为,可使用日常评价对学生行为快捷记录,进行实时奖励评价。“日常评价”与“课堂评价”相互配合,使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客观。
▲ 教师课堂现场评价
一枚勋章,预示见证并鼓励着孩子的成长,不同的分值对应不同的奖励,孩子们会为此付出努力积极获取,“比如升国旗的旗手就是通过争章系统选拔得出的。正向的激励方式让孩子们更能感知到激励,从而激发主动性与参与感”。刘校开心地分享道。
争章的激励方式也在不断引导学生正向发展,数字化争章系统的使用,让劳动的评价不再是回望式、投票式与零散式,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地记录学生劳动的过程。
评价的结果也不再以一言堂的形式进行,而是让学生、家长、老师等相关群体对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劳动过程,用拍照、视频、语音的方式记录并直接上传至学校的数据化评价平台。学校每周、每月、每学期自动颁发劳动章、自理章、环保章和劳动达人,并且生成劳动雷达图,可以清楚看到学生在劳动能力上的立体化表现。
▲ 课堂评价应用场景
相比于以往的分章评价方式,评价系统帮助老师分担了大量的工作压力,同时系统还会生成多场景的评价报告,展示学生各阶段,全方位的成长变化,让老师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确保学生发展的均衡性,进而指导教学,改进教学。
我们认为:“每个学生的优点都值得被看见,不足之处通过正向激励的方式进行稳步提升,这才是学生评价系统的价值体现”。